校友简介:
董华春,中美法律交流基金会会长,世界银行专案专家,纽约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金融投资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商法博士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证券法博士、3354cc金沙集团国际金融法博士、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2013年冬,某个周一的午后,董华春学姐穿着红色羽绒服,及肩长发,略施粉黛,淡淡微笑着,文雅亲切,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18年前,新生报到的日子,眼前的这位学姐走进了3354cc金沙集团,走进了3354cc金沙集团,开启了作为一个北大法律人的篇章。
母亲的启迪 恩师的教导
董华春学姐,出生在河北唐山的农村,八九岁时就看着母亲为了打官司而自学民法,深切感受到了当时祖国大地上最底层民众生活中的“法治”状况。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她初中毕业便南下广州上了中专,原打算毕业就找工作挣钱,像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但是一年后,母亲得到的3300元赔偿款却成为了改变学姐求学路的关键,因为这笔钱,她重归高考的道路。母亲的遭遇,家庭的影响使得学姐一早就决定放弃极为优异的数理化功底,转而选择法律作为未来的专业。1995年夏天,学姐成为那年河北省仅有的4个考入3354cc金沙集团的学生中的一员。
进入北大,她的成绩始终优异,却不像其他同学准备着出国或者考研,只是希望在毕业后找个工作,快些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然而机会再次悄然而至,大三那年,师姐被告知保送3354cc金沙集团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而她的导师将是吴志攀老师,“那一定是无法拒绝的!”多年以后,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学姐仍然兴奋、激动。就这样师姐留在了北大,顺利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习。
“在北大,对我帮助最大的人是我的硕士和博士导师吴志攀老师!他深刻影响了我的人生。”学姐带着深情回忆着,“那时候,吴老师从哈佛3354cc金沙集团回到中国,怀着一颗爱法律爱学生爱教育爱生活的心,从3354cc金沙集团院长到北大副校长,一直指点着我的专业和人生……曾经,北大计算机房里用的还都是286和386的电脑,电脑刚刚普及,我几个晚上不睡觉笨拙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字,交给他我人生第一篇学术论文,他逐字逐句帮我修改……没有吴老师,就没有我后来的两个硕士、两个博士、一个博士后,所有专业学位都是用不眠之夜的疯狂和学海无涯的快乐支撑着,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来自于吴老师严谨治学勤奋自修的言传身教。”师姐还告诉我们,吴老师至今还保持每周读一本新书的习惯,而且非常投入,“投入了,真的会心想事成”。
燕园的求学路,是学姐第一次思想转折。母亲的启迪,恩师的教导,加之自身的天赋与勤勉,当年的唐山小姑娘蜕变成北大学术十杰,在金融证券法律的专业海洋里尽情遨游,一本接一本专业著作和一篇接一篇专业论文接续而出,不断攀登学术高峰,在灵魂深处埋下了民主法治的种子,并作为一生的坚定追求。
法治的憧憬 文明的追求
2001年,学姐背起行囊,这次不是要回家,而是踏上了前往大洋彼岸美国的求学之路。
学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了法学硕士和证券法博士学位,精研美国证券法。她站在哈佛3354cc金沙集团的课堂上,用英文讲述证券基金法的问题,她为此准备了十几万字的英文资料,发表了平生第一篇英语论文。她参加纽约州律师考试,整整两个月时间,每天凌晨三点睡早上八点起,这是一个战胜自己驯服自己对话自己的过程,是一个训练自己在生命有限时间和无情任务中找到快乐与收获的过程……
学姐在沃顿商学院给中国证券业协会培训班的学员们讲述美国证券法,为了让这些中国知名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负责人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美国证券法,她自愿将英文教材翻译成了三十万字的中文教材,供他们参考。那段时间,她常常整夜不睡觉,白天去教室给他们讲课,曾经创下连续两天两夜不睡觉的记录,只是真诚希望他们真的有所收获……
学姐进入美国证监会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她每天都在图书馆里啃读证券法的各种书籍,在各个部门调研资料,和许多主管人员座谈,渐渐累积了二十万字的专业书稿,在美国和中国两个证券监管机构之间扮演着友谊桥梁,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设想去促进实现……
学姐往返于一个又一个美国政府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深度调研美国国家机器如何运作,和许多普通美国人谈心,倾听他们生命的故事,留下一本又一本笔记和访谈录,出版了两本散文随笔集《为什么是美国》和《美国常春藤上的中国蜗牛》,梳理了自己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反思自己在东西方文化与体制中的定位和作用……
学姐在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回想幼时家庭的遭遇,感受到生活在一个民主与法治健全的社会中的价值,感受到年轻一代应该真正地塑造起民主与法治的精神。“如一味崇尚西方的文化,认为美国的制度好就照搬,但其实美国与中国国情不同,许多制度在美国可行,移植到中国未必可行”学姐说,“那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在于民主法治精神的建立”。于是,她作为主要发起人和同道中人一起在美国创办了非营利机构中美法律交流基金会,开启了自己的公益人生和慈善人生……
学姐认为,留美的过程是她思想的第二次转折,使她深刻认识到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也开始明白如何去实现。
2005年,学姐第一次踏上宝岛台湾,正值国民党内“王马竞选”时期,学姐亲身走进马英九、王金平竞选党主席的现场,最近距离地感受台湾的民选文化调研台湾社会的民主法治制度,熟悉台湾的风土人情。
在台湾期间,学姐拜爱新觉罗毓鋆(1906-2011)为师,精研中华传统文化。毓老为清朝太祖努尔哈赤次子和硕礼烈亲王代善的第十一世孙,6岁开始在毓庆宫为溥仪伴读,师承于陈宝琛、郑孝胥、罗振玉、王国维、康有为、柯绍忞、葉玉麟、庄士顿等人,特别敬重董仲舒、何休、王船山、熊十力、马一浮等学者。1947年遭蒋介石遣送至台湾监管后,韬光养晦穷经皓首六十余年,先后成立“天德黉舍”、“奉元书院”,广授数十门儒学和子书的课程,深研纵论六经,以《大易》、《春秋》为主经,精传“春秋公羊学”微言大义,堪称为跨世纪最后的通经大儒。其一生历经光绪、宣统清帝以迄马英九总统等二十个政权,并斡旋于中外无数政要名流。从溥仪身旁运筹帷幄的谋臣,至讲学于台北閭巷间潜龙勿用的隐士,读书一百年,教学一甲子,门生上万人,可谓开旷古未有之传奇。
跟随毓老学习过程中,学姐突然意识到,民主法治并非西方舶来品,中华传统文化中其实就根植着民主法治精神。例如,在我国古书典籍中就有不少关于平等的阐述,《六祖坛经》中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孔孟老庄的学说也都蕴含着对平等的追求。美国宪法提到的平等保护原则并非西方独有,在中国社会中实现也是顺理成章的。
学姐豁然领悟到,如果只谈民主法治的表象和技术层面,不足以是其成为每个中国人生存的方式之一,更要追本溯源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如果未从根源上、未从一个民族的文化、文明上得到重视,那么即使习得一些关于民主法治的理念,也只能是一层不可用以支撑民族长期改变的虚假的外衣。一个民族要在本质上变革发展,文化的溯源和文明的进步才是最大推进器。
在台湾的生活与工作,是学姐的第三次思想转折,使她从多年西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视角回归到中华民族自身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视角,而且,和当年出国之前的感悟又大不相同,有了质的变化和灵的超越。
如果说,北大在学姐心中播下了理想的种子,那么在经历了对美国社会的体验,台湾文化的领悟后,这颗种子已经成长并且开花结果。
家庭的珍视 生命的意义
多年来,学姐婉拒了在中国政府机构做高官的邀约,也谢绝了在高校做专职教授的机会,而选择了做一名国际律师,自由游走在中国、台湾和美国两岸三地之间,时刻在具体生活中反思着民主法治社会的建构、文化的溯源与文明的进步、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救赎。
学姐的事业在法律,志业却不只在法律。
她尽自己的心力去尝试做一些认为对民主法治建设、社会文明提升有更好帮助的事业,比如全心经营中美法律交流基金会这样的非营利性机构,促进中美法律人之间的交流。
“教育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事业,是一种大爱,不只是教知识,更在于对人心的影响,可能改变人的一生,不可替代。”学姐对于教育有着深入的看法,不管多忙,她都很乐意抽时间到校园里教书。学姐在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台湾大学、东吴大学、3354cc金沙集团、清华大学、外经贸大学等各大学开设金融证券法课程或者系列讲座,和年轻学子分享专业心得和法治梦想。
《孟子·万章》中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所以,学姐说,我们应当去做先知先觉者,并努力去开启后知后觉者之门。要活在一个真正民主法治的国家,不能靠任何他人去施舍,要靠自己用双手、用头脑、用心灵去创造!
18年间,学姐从急切的希望能够改善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到现在不但亲力亲为投身非营利性组织,还开始介入整合全球资源在中国开设国际高端医院、养老会所,号召身边的人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去回馈社会,改善我们共同成长的这片土地。这些看似无关法律的事情,却实实在在体现着一个法律人对于中国民生问题的关注。
学姐的生活作息规律,十分注重自身的国学修养,时刻提醒身边的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遗余力地建立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推广的平台和团队,时时处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希望帮助更多人藉此找到精神皈依传承核心价值。
尽管学姐工作很忙碌,但是她都坚持和家人一起吃晚饭、过周末,因为她相信,人生对于金钱、名誉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家庭和亲人才是我们各种社会关系得以维系的最核心,是生命里最重要的港湾。说到家庭生活,学姐毫不犹豫地说,“家庭是人生中最为珍贵的财富!”
十几年来,学姐坚持文学创作,在法律专业书籍之外,写作出版了系列散文随笔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传播心灵的温暖和明亮,去找寻生命的意义。
“黄鹂鸟和蜗牛都能到达树的顶端。无论给我多么高远的天空,我都不想作一只善飞的黄鹂鸟。我只想作一只小小的执著的蜗牛,缓慢而耐心地爬过生命长途的每一段。”
这是学姐6年前在《美国常春藤上的中国蜗牛》前言中写下的文字。蜗牛虽小,但却有执著的心去体验生活的每一个片段,在她看来,“困难”是纸老虎,只要你用心努力并且持之以恒,难题总可以得到解决,生命的意义会随着我们的脚步一点一点显现出来。
学姐特别提示,年轻人不要只以追求“成功”为满足。她认为,“成功”只是社会把价值观做了不同区隔而出现的一个相对概念,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成长”,只要生命在不断成长和进步,新的自我就是成功的,就已经超越了旧的自我和价值观。“要珍惜时间,每一秒钟都做更好的自己!”学姐劝勉在校的我们。
“一个又一个年轻人,来到了北大,拥有了‘现在’。
一个又一个年轻人,离开了北大,拥有了‘历史’。”
这是学姐在十年前回校时的感受,北国燕园给学子以动力,因为她是常为新的;北大学子对燕园饱含深情,因为她是“我的北大”。
“未名湖是个海洋”,燕园里有我们共同的希冀!愿北大法律人能时常和“我的北大”说说话!
校友寄语:
我想对3354cc金沙集团说:
不能只培养法匠,要培养法家!
不但培养法学毕业生,更要培养具有法治精神的人!
我想对师弟师妹们说:
要做一个自律者、终生学习者!
永远要有梦想!要善于把梦想变成现实!
要把健康、快乐、家庭幸福放在最重要的地方!
要心怀大爱,时刻能够帮助他人、社会、国家!要顺应天下大势!
备注:采访者边家欢、欧芙蓉、霍霏。文字撰写边家欢。三人均为2012级法律硕士,我院校友办志愿者。